電 話:010-53381952
郵 箱:169269170@qq.com
地 址:北京市順義區機場北街8號西南方向110米宏遠航城廣場201
一
一、目前全國所有高校都推遲了開學時間,並且嚴格限製學生返校。
每年春季都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季,一些高校應屆畢業生關心如何求職就業,請問教育部門有哪些應對措施?
1、加強網上就業服務
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,為了防止大規模的人員聚集,暫停教育係統舉辦的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。在此情況下,教育部將大力推進網上就業服務,教育部就業平台將緊密聯係省級就業平台、高校就業網和社會招聘網站,組建就業大市場,共享崗位信息,共同開展網上就業服務。同時,對網上的用人單位和招聘信息進行嚴格審核,確保信息真實有效,推動各地各高校開展網上麵試、網上簽約以及網上辦理就業手續。
2、大力開拓就業渠道
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、大學生村官、三支一扶、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。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,進一步落實好基層就業學費資助等優惠政策,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、創業。建立校企合作的對接平台,在重點區域、重大工程、重大項目、重要領域中加強人才供需的對接。深入挖掘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,支持畢業生實現多渠道就業。
3、著力強化重點幫扶
指導高校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、身體殘疾畢業生等群體提供“一對一”的幫扶,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工作。開發一批線上就業指導課程,開通就業谘詢熱線,做好畢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。
四、適當延長擇業時間
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、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,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再及時辦理就業手續。
二、疫情當下,有哪些措施和方式能緩解就業壓力呢?
1、雲招聘
“雲招聘”如何助力
受疫情影響,今年春招主要在線上進行,給畢業生和高校都帶來一定挑戰。早在2月底,教育部就推出了“24365”網絡招聘服務平台,並出台了一係列支持畢業生就業的政策。各高校積極應對,采取諸多措施搭建“雲招聘”平台,開展“雲就業”輔導,進行“雲手續”辦理等,努力幫助畢業生順利畢業、盡早就業。
疫情之下,傳統招聘模式受到挑戰
高校要改變以往等待用人單位入校的工作模式,主動“走出去”,加強與用人單位合作,拓寬就業渠道。同時要加強資源的分類、篩選與整合,實現高效精準指導。畢業生方麵,則要主動適應用人單位招聘模式的轉變,從以往等待用人單位入校、參加線下招聘會,轉變為積極參與線上各類招聘活動並結合自身需求,對各類資源進行有效取舍。
2、雲就業
疫情過後,“雲就業”或成新常態
疫情之下,就業市場“雲”招聘平台、就業指導“雲”服務平台、手續辦理“雲”管理平台、就業反饋“雲”數據平台等成為各個高校建設的重點。在不少代表委員看來,“雲就業”是未來的趨勢。
“傳統的就業招聘方式人力物力成本高、招聘信息覆蓋麵小、招聘方式單一、受時間和空間等限製較多,‘雲就業’可以很好地破解這些問題,並成為未來就業的主渠道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廈門大學校長張榮說,廈門大學充分認識到這種趨勢和變化,在就業工作中加強“雲端”頂層設計,落實“雲課”幫扶指導,拓展“雲上”求職渠道,為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架設“雲梯”。
“這次出現的‘雲就業’和全麵鋪開的線上教學一樣,都是疫情倒逼和工作應急的產物,但都抓住了信息化發展的時代機遇,充分發揮了信息化對教學、就業工作的促進作用,也必然對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產生積極影響。”
聯係富二代抖阴
富二代抖阴未來(北京)航空服務有限公司
地 址:北京市順義區機場北街8號西南方向110米宏遠航城廣場201
電 話:010-53381952
聯係人:杜經理 13717503451
郵 箱:169269170@qq.com
備案號:津ICP備19007566號